一鸣呜呼

把无聊的每一天过得精彩


胶片再见,胶片|相机篇

Written by 李一鸣


前言

首先我得郑重声明:我不是摄影大师,不是胶片专家。我是一个爱用胶片摄影的普通人,当然现在已经不是。在上个月,我卖掉了我最后两款胶片相机。胶片,拜拜了您嘞!

好吧,即便如此,也不妨碍我依旧深爱着来自胶片时代的产物。这没毛病,就好比我热爱内燃机,但我日常还是开着电车上下班。

总而言之,我的下一款相机必然会是数码相机。但现在,不妨听我回忆回忆这几年我用过的四款胶片相机。

最后还得补充一句,接下来的内容既没有任何文学性,也没丝毫娱乐性。如果你很不幸打开了网站,请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,就把这篇文章当作我的生活流水账看看好了。

虚有其标 Leica C2

我不是说所有的徕卡相机都名不符实,我特指的是下面这款——徕卡 C2。

这是我个人拥有的第一款胶片相机,2018年花710块钱在海鲜市场买到的。可以这样形容这款相机——可乐标值800元。

简单介绍一下这台机器:2002年推出,05年停产。有一颗 35mm – 70mm 的镜头,光圈 f4.6 – 8.6 ,快门 1/330s – 2s ,对焦范围 0.6m – 无限远。这个参数光是看看就能让摄影师浑身起鸡皮疙瘩,实际上,把 36mm 后面的焦段当作是赠送的会让人感觉好不少。相机大小、重量都控制得非常不错,适合随身携带。

机身采用银色铝制外壳,摸起来手挺不错的。要吐槽的是塑料的部分,机身顶部与底部的塑料由于年久失修,变得又软又粘,天气一热,塑料部分摸起来就会像是用过的膏药,我只能用两个字形容——恶心。用硬物、甚至是指甲划一划就会出现一道痕迹。至于我卖掉的那款相机,机身顶部已经是千沟万壑了。

这款相机没什么优点,我就直接讲缺点吧。最大的缺点——后盖极其松动,经常放包里走着走着就自己弹开了。后盖弹开后,这相机里没拍的胶片也就曝光成了废片。

万幸的是,C2 与更早期的手动胶片相机不同:在装好胶卷后,相机会把暗盒里所有的胶片卷到一旁,每曝光一张,机器就会把那张底片抽回到暗盒里。这样就算中途打开后盖,已经曝光过的底片也不会见光了。

另外,就是默认开启的闪光灯。无论如何设置,打开相机后闪光灯永远是开启的。其实是可以理解的,毕竟镜头光圈太小了,只能靠闪光灯补光。

然后就是变焦的声音:当拨动变焦杆时,声音大到好像是在操作一个微型钻牙器。在一些安静的场合,把焦距从 35mm 推到 70mm 对内向人格来说就是一种折磨,所以很多时候我就用 35mm 拍摄了。

这相机的无语之处之多,以至于让人怀疑它到底是不是徕卡产的。事实上,它的确不是徕卡的亲生子,它的产地是中国。如果你拿到一台 C2,看看它的底部,应该能看到 Made in China 四个大字。

C2 真的没什么好聊的,但它却是陪我走的最远的一台胶片机。19年我跟着公司出差去德国带的就是它,算是带着 C2 去了它的精神故乡,见了见它牛逼的大爷爷 M5、M6。

柏林电视塔

柏林墙

我在科隆和柏林待了一周,没有留下一张彩色照片——可能是突然脑抽风,我只带上了一卷彩色胶卷,然后在降落后的出租车上,这孙子的后盖自己弹开了······ 剩下的全是黑白胶卷。

拍摄于甘肃省金昌

原谅我真的没有用这张徕卡拍出什么惊世骇俗的“马格南”作品(当然用别的相机也没有)。很快我就厌倦了平庸的徕卡 C2,把他挂上海鲜市场后,我立马就开始物色下一台相机了。

极致抚摸 Contax T1

我对下一款胶片机只有(只有?)五个要求:

  1. 要小,要能塞进口袋里
  2. 必须带测光功能
  3. 品牌不能比徕卡差太多,外貌不能比徕卡丑太多
  4. 镜头要牛逼,光圈要大
  5. 摸起来要爽

如果有一个相机搜索引擎,把上面这五条限定输入进去,那么搜索到的相机只会有一种类型:Point and Shot 相机,又名 “傻瓜相机”。然而我要的可不是二十年前大家旅游时人手一个的 “真 · 傻瓜相机”,我想要的是傻瓜相机里的战斗机。

我一开始看上了英国女王同款禄徕35,够小。但它估焦的特性我拿捏不住。

更奢华的徕卡 CM,美能达 TC-1,尼康 35Ti,太贵。

我又评估了理光 GR 系列,富士 Natura ——不行,相机是挺不错的,但我想要抚摸起来舒适的机身,塑料外壳满足不了我。

然后我注意到了康泰时 T 系列,康泰时 T2 和 T3 绝对是胶片相机届的顶流,不少明星带着 T2 和 T3 频繁出镜,相机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。当时的我自然承受不起那么高昂的价格(现在的我依旧买不起)。

荷兰弟与 Contax T2

最终,我把目光放到了康泰时 T1 上,主角终于要登场了。体型与一包烟相差无几,一颗 35mm f2.8 的定焦镜头。好了,基本参数介绍完毕。

精致的康泰时 T1

康泰时 T1 的镜头盖就像中世纪城堡的城门,当你把城门打开,镜头就会从机身里伸出,然后就可以拍摄了。多么精巧的玩具。至于抚摸起来怎么样,我只能这样形容:除了 MacBook Pro,还没有哪一款产品能让我有这种触电的感觉(苹果笔记本真的会电用户)。

它的镜头也绝对是顶级的。某海鲜市场上还有单独把镜头从 T1 上拆下来拿来卖的,两千多块钱,我还挺想收一个,虽说挂在数码相机前应该很不搭吧。

拍摄于北京故宫

康泰时 T1 不是一款没有缺点的相机,它的小巧带来了很多操作上的不便,2019年的冬天,北京下了一场雪,我带着我的相机在故宫里瞎逛。我拍完了36张——该换胶卷了,于是我便坐在太和殿前广场的台阶上,顶着北京冬天的寒风,手忙脚乱地把拍完的胶片取出,把新的胶卷塞到这个小金属盒子里,仿佛回到了小学的手工课上。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像个傻逼。

最后胶片洗出来,我更觉得自己是个傻逼了。手动胶片相机需要手动过片,简单解释,就是把拍过的胶片送走,把没拍过的胶片送来。那么叠片,就是相机没把拍过的胶片完全送走,导致同样一块胶片重叠曝光。

叠片

精密的机身注定会带来操作上的不便,我可以理解。康泰时 T1 被我残忍降价处理了。

拍摄于厦门

现在回头看,康泰时 T1 绝对是我最爱的一台相机,纵使它有如此致命的缺点。但它也是唯一台走进我生活的相机,无论去哪我都能带上它,可以装进我的口袋,也能塞进我满满当当的行李箱中,如果它能再稳定一些该有多好啊。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,康泰时 T1 的故事到此结束,我们有请下一位嘉宾。

页面: 1 2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